融媒体中心数字报纸

2014年11月1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数字报流杯池·文化 老宜宾的“戏窝子”茶馆 “农耕文化”进校园 高县作协举办秋季笔会 故宫展出德化窑陶瓷精品 高雄尽享“书与食”的文化盛宴 J·K·罗琳推出 《哈利波特》番外篇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融媒体中心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宜宾的“戏窝子”茶馆

□ 凌受勋

据1948年宜宾商会统计,当时的宜宾城中有茶馆181家,而当时宜宾城内只有98条街,也就是说大约平均每条街就开了两家茶馆。白天,宜宾的“商务茶馆”热闹非凡,一般茶馆生意清淡,来喝闲茶的人很少,宜宾本地人把喝茶看作老年人的事。但到了晚上,情况就不同了,茶馆变成“戏园”,用川戏来吸引茶客。

宜宾首家叙宾茶园

宜宾有很多川剧戏迷。清光绪元年,宜宾城内本地艺人组建了第一个川剧班社“隆盛班”,在川南名头很响。民国时,宜宾城中及所辖各县酬神庙会十分盛行,来宜宾演出的川剧戏班就很多,有太洪班、老富春班、三字科班、自志科班和陕班等,来的多是川戏名角。这时宜宾川剧科班除早年的隆盛班外,又建有钧字、金城科班、女儿班、崇大剧部、文秋剧院等。

起初宜宾人看戏多在会馆、庙宇中,但自民国开始实行“茶园”制,茶园即戏园,茶客即戏迷,川戏赖茶馆生存。宜宾最早的茶园是“叙宾茶园”。叙宾茶园是宜宾公认的“戏窝子”,无论是本土的优伶,还是外来的名角,均落脚于此登台献艺。此街已靠接东门河坝,演员们常在空旷的河坝头翻筋斗、吊嗓子。后来在叙宾茶园的地盘修成了一楼一底的“凡尔登剧院”,在剧院中堂座仍然卖茶。解放后,在凡尔登剧院旧址挂起了宜宾市川剧团的牌子。在叙宾茶园唱过戏的艺人自然就成了市川剧团的中坚。此外宜宾的川戏茶馆还有“钧天茶园”、“大观茶园”等。

好看好吃进茶园

叙宾茶园在荒市街(后改名匡时街)街口,当街一个开放式的舞台背靠大街,舞台四周摆着百十张茶桌子,有幺师(即服务人员)穿梭冲茶。戏台子正前方十张桌子是叙宾茶园的“包厢”,有专门负责包厢的幺师在伺候。叙宾茶园虽成戏园,仍然保持茶馆特色,堂倌除掺水冲茶外,还负责将成叠的滚热毛巾从边座飞掷,越过观众的头,准确地落入包厢幺师手中,供茶客擦脸,之后幺师又把毛巾掷回。当然,包厢茶客的小费也很可观。在叙宾茶园经营的小贩,大多经过茶园的筛选,穿着整洁,端个圆簸簸,摆着包了锡箔纸的“红锡包”、“白金龙”之类香烟和用废报纸包成圆锥形的炕花生米、炒瓜子,茶客一声召唤,即应声而至。女茶客若有吃点心的要求,幺师自然代买送上叙府兰香斋的点心,在叙宾茶园里坐包厢就是要想吃牛喜场的砂仁糕、柏树溪的潮糕也很容易办到。

船工、权贵皆好戏

在外漂泊的人们爱坐茶馆。平日宜宾水码头上停泊上千条船,每到夜晚,船上黑灯瞎火,船工们自然要上岸娱乐。船工在推桡拉纤时也时不时吼两句川剧,大多都是在茶馆里学来的。

晚饭后,从水码头上停泊的木船走下来的船工,穿白市布短衫子,着青布裤子,剪刀口布鞋,有的还戴着博士帽儿,在各茶园里先后入座,正所谓“出力时像畜生,戏园子里像先生”。城中未带家眷的外地商人和各商号职员掐着时间来得稍晚,也是白衫青裤,往往胸前兜里搁块怀表,用根银链挂着,不时看看时间。叙宾茶园戏台子正前方的包厢十张桌子为城中头面人物和他们的女眷预留了座位,全部空着,要待这些人入座后,戏园才开演。在宜宾,妇女无事坐茶馆视为不正经,而在茶馆里看戏却是“摩登”的事。宜宾的头面人物和女眷一起来享受“摩登”,久而久之,对川戏也颇为在行。

如数家珍“追”名角

茶客几乎清一色由戏迷组成,他们品茗、看戏,说起川剧名角清末民初的杨素兰、康芷林、唐广体、浣花仙,民国年间的萧楷成、天籁、曹俊臣、鄢炳章等如在谈论自己的家人,对刘清泉、“露凝香”、凤云、曼秋等本地演员更是熟悉。茶客们在这里见过的名演员如过江之鲫,他们也就成了明星们的知音。看演出时,一个个摇头晃脑,极其陶醉,在演员表演精彩处恰到好处地爆发掌声。

自然,到叙宾茶园看戏就比“钧天茶园”、“大观茶园”贵得多。遇到名角演出,茶座爆满,迟到的找空隙站着看,茶钱却照收不误。不进茶园,街边上站着看倒是不收钱,除听得不大清楚外,还只能看到演员后背,一些字号的学徒难得空闲,也在街边上人丛中垫着脚尖站着看得如醉如痴。

夜茶馆里“吼玩友儿”

“玩友”,川北叫“打围鼓”,就是一伙票友唱川戏,自娱自乐,宜宾人称为“吼玩友儿”,真是又形象又贴切。虽说是业余票友,但其中也不乏高手,生、旦、净、末、丑各角色往往齐备,川剧高腔在暮色宜宾城中传得很远,所以称为“吼”。

“吼玩友儿”就在夜茶馆中进行。川剧锣鼓既已响起,“玩友儿”也就开始了。接纳“吼玩友儿”的茶馆,晚间的茶钱和白天一样,不会因为增添了新内容而多收茶钱。

川剧老艺人文极荣在《艺途随记》一书中说到宜宾“玩友”盛行,有遍及城乡各角落之势。坐唱哨期,多选在晚上七至九时,“若逢哨期,鼓乐声中坐唱者行腔开戏,听者无不停止,盛时成人墙而断街衢。唱者每到微妙之处,听者随之点首称是,伴以掌声”。可见当时宜宾人对川剧的痴迷程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微信版
主办单位:县级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53BK报刊网 2015 COPYRIGHT 制作单位:53bk.com
ICP备案:粤ICP备09187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