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中心数字报纸

2013年12月19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00

数字报社会新闻 县委组织部举办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县监察局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监督工作 听宣讲 话发展 县人社局组织农技专家送技能下乡 做新时代的合格“美德少年” 农村民生事业的捍卫者 六曲河镇开展整脏治乱大行动 苹果手机掉落车上 善良的哥及时送还 图说新闻 铁匠乡多措并举做好乡人大宣传信息工作 遗失声明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融媒体中心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新时代的合格“美德少年”

——记城关镇初级中学“美德少年”徐珽

□ 本报记者 胡 彦

徐珽是城关镇初级中学八年级(6)班的一名学生,也是该班的一名班干部。“为集体尽职,为伙伴服务”是他一直以来的行为宗旨。他出生在农村家庭,接受长辈善良淳厚、乐于奉献的熏陶,从小就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养成了良好的品质。他没有特别的人生际遇,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天性至真至纯,追求尽善尽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实而集中地展现了新时代初中生应该具有的美德,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欣然绽放,受到家长、邻居、老师、同学所有认识他的人的喜爱。

徐珽在各方面都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懂得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学习上,他勤学善思,刻苦努力。在学校里,每位同学都是他的好朋友,他喜欢看见同学们灿烂美丽的笑容。所以,每次不管谁有困难,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都会找他帮忙,而他也总是尽力帮助别人。在班上所有同学中,他的书包是最沉的,这是因为他不仅把所有的课本和练习册都带上,还会多带些诸如练习本、笔、橡皮甚至素描纸等学习用品,他还把家里所有的宣纸都带在身边,另外还提着一个沉沉的手提袋,里面装的是最大最全的英汉词典和汉语词典,当上课时同学们缺这少那的时候,他的书包就是有求必应的百宝箱了,他总是尽可能地去帮助每一个同学。虽然妈妈经常都心疼地叫他不要总是拿那么多东西,可他觉得自己家离学校比较近,带的学习用具越齐全就越能方便其他同学,所以就一直坚持着这个习惯。

无论走在哪里不管什么时候,徐珽都不会随意乱扔垃圾,看到垃圾丢在地上的时候他就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这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每次在路上遇到乞讨的人,他也总会或多或少地给他们一些零钱,曾经也有人告诉过他那些人可能是骗子,但他总觉得那些人中肯定会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要帮助他们,所以也就一直把这个行为坚持了下来。

在父母的影响下,徐珽逐渐成长为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孩子。平时,每天吃完晚饭后,他就会主动洗碗,还会帮妈妈整理厨房。每到周末,做完功课后,他都会打扫房间,或洗衣服、做饭。妈妈不让他做这些家务,怕影响他的学习。他总是笑笑说:“学习也要劳逸结合,做家务就等于是休息嘛!”父母有时因工作或生活琐事,心情烦闷,每到这时,他就用平时看到的一些幽默滑稽的笑话来逗父母开心,用心营造一份温馨的家庭氛围。

有一次,妈妈生病在床,爸爸又不在家,照顾妈妈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徐珽身上。他用冰块敷在妈妈的额头上给她降温,又倒好温开水,提醒妈妈按时服药,早饭和晚饭也都是他一人承包。妈妈歉意地说:“辛苦你了。”他却自豪地说:“妈妈,我都十五岁了,照顾你们是我应该做的。”

在父母眼中,徐珽是个勤劳乖巧的孩子,从来无需父母为他操心。但徐珽也觉得,就算有成绩,那也只能代表过去,而自己的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徐珽觉得,蜜蜂只有辛勤采蜜才能酿出甜美的蜜糖,雄鹰只有勇敢地搏击风雨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加强有力。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风雪过后,更见青松伟岸。徐珽说,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会更加努力,为班级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添彩,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和厚爱,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美德少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微信版
主办单位:县级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53BK报刊网 2015 COPYRIGHT 制作单位:53bk.com
ICP备案:粤ICP备09187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