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原油管道国内段通过环保验收
本报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日宣布,中俄原油管道中国境内漠河-大庆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近日通过环境保护部验收。至此,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防护四大专项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经过连续两年的监测,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效果良好,得到环保部认可。环保部验收合格函提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的要求,配套建设了环境保护设施,落实了相应环境保护措施,验收合格,同意主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中石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我国首条通过冻土区的大口径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需要攻克高寒区、冻土区和森林区三大难题。中俄原油管道2011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量3000万吨。
截止到7月31日,漠大线日输油量约4.6万吨,累计接输俄油5468万吨,投产至今始终保持满负荷运行状态。△(馨 华)
山西14个新能源项目获1.12亿元补贴
本报讯 山西省财政厅近日下达资金1.12亿元,对14个新能源项目实施补贴,涉及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2009年以来,山西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其中:争取中央资金6.3亿元用于支持山西省柳林、方山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支持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右玉县小五台光伏发电一期工程和平鲁区阻虎光伏发电一期工程;争取中央资金4.44亿元,用于太原、侯马、平定、临猗,实施城市、县级示范和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工作。
2010年,山西省财政厅下达新能源项目贴息资金1.03亿元,对风力发电、生物质能企业和新能源装备企业培育等24个建设项目予以扶持。2013年,太原市、晋城市被列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随着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的举行,山西省将逐步进入新能源时代。△(晋 新)
西藏基本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西藏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在国家一系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目前,西藏自治区已基本形成遍布城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据介绍,西藏对再生资源经营者实行网上备案登记,便于掌握全区再生资源现状;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成立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在山南地区、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启动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山南地区商务局副局长王光辉表示,近年来,山南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围绕“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模式,支持12个县建网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的理念渐入人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模明显扩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西藏自治区将紧紧围绕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充分规范整合和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结合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形成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逐步提高回收集散加工能力,促进西藏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李 飞 王菲 丁文才)